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7-01浏览次数:50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 教卫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现 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援新形势对学校党组织的新要求
高等学校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人的责任、学校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上海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时期。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专业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模式、党 1队伍自身结构与发展、及高校受到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程度明显上升、学校党的基层 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考验。 基层党组织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从提高党的执 政能力的战略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党的 政治优势、实现党的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有效结合、使党的基层 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支撑。
2援继承传统、适应发展、推进学校党建工作 学校各级党组织具有良好的党建工作传统和党建工作基础、 多年来组织和带领广大党1
群众、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 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了党的基层组织 的战斗力。 学校各级党组织在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在组织动1党1和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 人、管理育人、在开展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等方面、都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前、面临世情、国情、党情、校情的发展变化及师生思想多元化、必须看到学校基层党组 织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和工作任务不适应的问题、例如、学院党政集体领导、分工合作、共同负 责的领导体制虽已确立、但是党政集体领导、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运行机制以及基层党组织 负责人在机制中的职能定位还不明确; 学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初步建 立、但是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学校虽然注重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党支 部书记队伍、但是对这支队伍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为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确保 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高校、学校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挑战、破解新难题、使各 级基层党组织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堡垒。
二、推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和实践 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 地位;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以”树魂立根”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培养社 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推进内涵建设、创建现代化特色 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2基本原则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 始终把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着眼于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着眼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通过推进思想、 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 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把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放到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放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局、放到促进教育教学、加强科学研究、推进社会服务的大局中去谋 划、坚持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思想、以党建 工作创新、推进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 党支部是学校党委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基 层党建工作的主体、党支部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党支部的工作 状况直接影响着党的威信和党的形象。要坚持把党支部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基层党建的重点、 抓基层、打基础、通过党支部工作的创新、促进学校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要认真总结学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活动的基本经验、根据形势、环境、任务、队伍等方面的变化、着力研究规律、特点和变 化、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内容、方式和手段等、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建立 和完善符合党内规定、适合高校特点、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形成加强基层党组织 建设、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学院的最高决策形式是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学院党政 联席会议决策本单位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 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规范”三重一大”运行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落实监督检查 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院务会议及其议事规则、做到党政工作同步谋划、同步考核、协同发展、 形成党政共同负责、协调运转的良好局面、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制度保证。
2、创建党建工作载体、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根据不同时期工作任务的要求、针对学校 不同类型党组织、党1群体的特点、紧密结合党1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 容丰富的组织活动。组织活动的内容要有利于党1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利 于促进本单位中心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党1的全面成长。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党 1工程”、”凝聚力工程”、”世博先锋行动”、”我为党旗添光彩”、”党1先锋岗”、”党1扶贫”等服 务师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党 组织和党1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组织生活的形式创新、积极推广”组织活动立项”以 及”主题党日”、”优秀党日”评比活动等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强化教师党1的育人责任、建立优秀教师党1联系指导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制度。 开展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多种形式的支部共建活动、相互学习促进、拓展师生联系的渠道和领域。 3、强化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1的功能。建立党1日常学习教育培训制度、发挥二级党校作用、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要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为目 标、组织广大党1学习党章、学习理论、学习知识技能、强化党1意识、提升党1能力。 严格”三 会一课”制度、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做到”五个坚持”院坚持每两周党1过一次 组织生活;坚持每年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和支委会成1的民主生活会;坚持每年由党1干部为党 1上一次党课;坚持每年一次党1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坚持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党1工作。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党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 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恪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发挥党1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示 范带头作用、以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影响带动周围的学生。加大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工作力度。做好在教职工中发展党1的工作、把优秀青年教师发展 入党、在党1队伍中培养教学科研骨干、学科、学术带头人。 积极探索与专业方向、学科团队等 相对应建立党支部的新方式、发挥党1专家教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指导青年教师业务成长和 政治成长。
4、进一步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着眼于抓基层、打基础、带队伍、培养造就一支守信 念、讲奉献、重品行、做表率、有本领、靠得住的党支部书记队伍。按照培养高素质党支部书记队 伍的要求、学校党委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重点提高党支部书记开展党的工作和党建工作的 能力、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带领党1团结群众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能力、注重提高党支部 书记的综合管理和业务工作能力、注意研究不同领域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强分类指导、切实提高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支委会和党小组作 用、既要努力提高支部委1的个体素质、又要注意充分发挥支委会的整体功能、使之成为团结 协调、结构合理、战斗有力的领导集体。
5、进一步落实党内民主选举制度。 按照叶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曳、叶中国 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曳等有关规定、在市委、教卫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基 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坚持每三年对学院党总支穴直属党支部雪、党支部进行换届的制 度、不断增强学院党总支和党支部的活力。 选优配强学院(部门)党总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把 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党1选配到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并有计划地安 排优秀年轻干部到党务工作岗位经受锻炼、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应兼任行政领导职务。
6、做好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工作。建立充足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证学校可持 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大干部的 交流力度、为学校输送人才。各级党组织要从各单位部门的工作需要考虑、建立后备干部队伍、 做到结构合理(年龄、专业、性别等)、优势互补。学院领导班子必须要有一名 40 岁以下的干部、 还要注意有一定比例的女干部、非党干部。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构建多渠道、分层次的大学生党1培养教育体系。 以提 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目标、构建大学生入党前、入党时、入党后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切 实落实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1、毕业离校党1必训制度、做到定学时、定主题、有考核、把培养 教育贯穿于发展党1工作的全过程、促进广大学生党1树立理想、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 国。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体现教育的时代特色、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党1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 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发挥学校、学院二级党校、学生 政治理论社团协会等在学生积极分子培养中的作用、推广”党的基本知识进课堂”、”党课学习 小组建在班上”等行之有效的经验、不断扩大积极分子队伍、提高积极分子培养水平。重点加强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系统培训、把党性教育贯穿于教学培训的全过程。充分发 挥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推优”工作、使优秀团1成为大学生党1的主要来4。 充分整 合和发挥校内外教育资4优势、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上党课、做形势报告制度、拓展社会实践教 育途径、组织学生党1参与党支部组织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工作。 充 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途径、大力推进党的工作进网络、加强网上党建工作平台建设。
2、全面把握标准、严格工作程序、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 方针、积极、慎重地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1工作。 全面把握和坚持党1标准、结合大学生特 点、把党章规定的党1条件具体化、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逐步下放入党审批权至学院党总 支、在坚持发展党1培养联系人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制度、发展对象 政审制度、入党公示制度、预备党1教育考察制度、党组织集体讨论制度、年度发展计划预审制 度和发展党1票决制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发展党1答辩制度、扩大发展党1工作的民主、建立 和完善发展党1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3、创新工作机制和组织设置、努力实现大学生党建工作全覆盖。 坚持重在建设全面覆盖、 主动适应学生学习、生活和管理中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网络、创新党组 织的活动方式和组织设置方式、 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党支部建设新机 制、努力把党组织建在最活跃的细胞上。按照学院、专业、班级设置学生党支部、实现”低年级有 党1、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的坚强堡垒。积极探索党的建设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区、学生社团组织、教学课程班和学生社 会实践活动的全覆盖工作机制、 必要时成立临时党组织、 发挥学生党1联系大学生的重要作 用。
加强大学生党1管理、严肃党的纪律、督促大学生党1认真履行义务、发挥大学生党1在 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在关键时刻、重大活动中的骨干带头作用。重视对党1组 织关系保留在学校的毕业离校和出国大学生党1的管理、按规定办理好有关手续。
4、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按照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原则、选 择和吸引更多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热爱党的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 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党1干部和教师从事学生党建工作。
切实加强辅导1队伍建设、坚持高进、明责、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制定和落实辅导1队 伍建设规划、落实专职辅导1的职数、职责和待遇、建立与辅导1队伍建设相匹配的干部人事 制度、推进职业能力培训、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1队伍、发挥党1 辅导1在大学生党建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从优秀辅导1中选拔党政干部的力度、构建辅导1与 教师、机关管理干部和党务工作者之间的交叉培养和交流轮岗机制。 坚持选拔党1干部、党1 教师、党1辅导1、优秀党1学生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培训、提高 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开展工作的能力。 加强校、院两级组织1队伍建设、逐步下放入党审批 权、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适时配强建设高素质的组织1队伍、发挥他们在发展党1工作中考 察和把关的作用、通过谈话、审查有关材料等、促进发展对象思想政治上的成长和提高。
5、严格党1日常管理制度。 认真执行党费收缴、组织关系接转等方面的党1管理制度;严格党籍管理、建立流动党1定期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以及专人联系制度、重视对党1组织关系 保留在高校的毕业离校和出国大学生党1的管理、进一步推进党1队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做好高校优秀大学生”选苗育苗”工作、培养和储备党政后备人才和基层党建工作者。做好高中 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大学与社会在发展党1特别是预备党1教育、管理、考察、转正等方 面的衔接工作、切实加强学校毕业生党1离校前的党性党纪教育。
五、切实加强对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1、完善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配合支持、党政形成合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 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1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责任制建设。党委书记是学校党建第一责任人、
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 党1行政领导干部要积极配 合、支持党组织、主动参与做好学校党建的有关工作、完善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配合支持、党政 形成合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 学校要加大对党建工作人、财、物的投入、从活动经费、活动场所 上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支持、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1开展丰富多彩 的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积极推进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及考核评价、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1的 目标管理。根据叶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曳及市教卫党委的有关精神、落实 我校叶关于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及考核评价的实施意见曳、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上 新水平。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建立健全群众测评党1、党1测评支部、下级组织 测评上级组织的”三测评”机制、增强考核学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2、建立健全学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每两年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 共产党1的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 动性。学校党委结合实际情况、树立、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爱护长期从事 党务工作的人1、激励基层党组织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建工作、像重视教学科研骨干的选拔培 养那样重视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培养、像关心教学科研骨干的成长那样关心党务工作者的成长、 形成”有作为、有地位”、”令人向往、受人尊重”的良性发展态势。
3、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科学研究。 要充分发挥党校、党建研究会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 势。 组织专家学者和党务政工干部、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 性的科学研究、为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学校党委将每年组织一 次党建研究成果评比、表彰。
(沪工程委【2010】1 号)
2010 年 3 月 22 日